编程笔记

【转】C++-ADO编程详解

9/8/2023 12:27:13 PM
0

1.概述

ADO即Microsoft ActiveXData Object,是Microsoft继ODBC之后,基于OLE DB技术的一种数据库操作技术,使您能够编写通过 OLE DB 提供者对在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访问和操作的应用程序。ADO同OLE DB、数据库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:

其主要优点是易于使用、高速度、低内存支出和占用磁盘空间较少。ADO 支持用于建立基于客户端/服务器和 Web 的应用程序的主要功能。

2.ADO初步认识

在此介绍的ADO编程技术都是基于C++的,要熟练掌握如何用ADO操作数据库,首先对ADO技术得有个总体的了解,AD0主要由几个对象组成:Connection、Command、Paramenter、Recorderset、Fields、Error、Property对象,对数据库的操作,都是通过这几个对象来进行的,对象模型的关系图如下:

Connection对象

在数据库应用里操作数据源都必须通过该对象,这是数据交换的环境。Connection对象代表了同数据源的一个会话,在客户/服务器模型里,这个会话相当于同服务器的一次网络连接。不同的数据提供者提供的该对象的集合、方法和属性不同。

借助于Connection对象的集合、方法和属性,可以使用Open和Close方法建立和释放一个数据源连接。使用Execute方法可以执行一个数据操作命令,使用BeginTrans、CommitTrans和RollbackTrans方法可以启动、提交和回滚一个处理事务。通过操作the Errors 集合可以获取和处理错误信息,操作CommandTimeout属性可以设置连接的溢出时间,操作ConnectionString属性可以设置连接的字符串,操作Mode属性可以设置连接的模式,操作Provider属性可以指定OLE DB提供者。

Command对象

Command对象是一个对数据源执行命令的定义,使用该对象可以查询数据库并返回一个Recordset对象,可以执行一个批量的数据操作,可以操作数据库的结构。不同的数据提供者提供的该对象的集合、方法和属性不同。

借助于Command对象的集合、方法和属性,可以使用Parameters集合制定命令的参数,可以使用Execute方法执行一个查询并将查询结果返回到一个Recordset对象里,操作CommandText属性可以为该对象指定一个命令的文本,操作CommandType属性可以指定命令的类型,操作Prepared可以得知数据提供者是否准备好命令的执行,操作CommandTimeout属性可以设置命令执行的溢出时间。

Parameter对象

Parameter对象在Command对象中用于指定参数化查询或者存储过程的参数。大多数数据提供者支持参数化命令,这些命令往往是已经定义好了的,只是在执行过程中调整参数的内容。

借助于Parameter对象的集合、方法和属性,可以通过设置Name属性指定参数的名称,通过设置Value属性可以指定参数的值,通过设置Attributes和Direction、Precision、NumericScale、Size与Type 属性可以指定参数的信息,通过执行AppendChunk方法可以将数据传递到参数里。

Recordset对象

如果执行的命令是一个查询并返回存放在表中的结果集,这些结果集将被保存在本地的存储区里,Recordset对象是执行这种存储的ADO对象。通过Recordset对象可以操纵来自数据提供者的数据,包括修改和更新行、插入和删除行。

ADO定义了如表:

光标类型描述
adOpenDynamic允许添加、修改和删除记录,支持所有方式的光标移动,其他用户的修改可以在联机以后仍然可见
adOpenKeyset类似于adOpenDynamic光标,它支持所有类型的光标移动,但是建立连接以后其他用户对记录的添加不可见,其他用户对记录的删除和对数据的修改是可见的。支持书签操作
adOpenStatic支持各种方式的光标移动,但是建立连接以后其他用户的行添加、行删除和数据修改都不可见,支持书签操作
adOpenForwardOnly只允许向前存取,而且在建立连接以后,其他用户的行添加、行删除和数据修改都不可见,支持书签操作

ADO定义了如表:

锁定类型描述
adLockReadOnly(缺省)数据只读
adLockPessimistic锁定操作的所有行,也称为消极锁定
adLockOptimistic只在调用Update方法时锁定操作的行,也称为积极锁定
adLockBatchOptimistic在批量更新时使用该锁定,也称为积极批量锁定

ADO定义了如表:

光标服务位置描述
adUseNone不使用光标服务位置
adUseClient使用客户端光标
adUseServer(缺省)使用数据服务端或者驱动提供端光标

借助于Recordset对象的集合、方法和属性,可以通过设置CursorType属性设置记录集的光标类型,通过设置CursorLocation属性可以指定光标位置,通过读取BOF 和EOF属性的值,获知当前光标在记录集里的位置是在最前或者最后,通过执行MoveFirst、MoveLast、MoveNext和MovePrevious 方法移动记录集里的光标,通过执行Update方法可以更新数据修改,通过执行AddNew方法可以执行行插入操作,通过执行Delete方法可以删除行。

Field对象

Recordset对象的一个行由一个或者多个Fields对象组成,如果把一个Recordset对象看成一个二维网格表,那么Fields对象就是这些列。这些列里保存了列的名称、数据类型和值,这些值是来自数据源的真正数据。为了修改数据源里的数据,必须首先修改Recordset对象各个行里Field对象里的值,最后Recordset对象将这些修改提交到数据源。

借助于Field对象的集合、方法和属性,可以通过读取Name属性,获知列的名称。通过操作Value属性可以改变列的值,通过读取Type、Precision和NumericScale 属性,可获知列的数据类型、精度和小数位的个数,通过执行AppendChunk 和GetChunk 方法可以操作列的值。

Error对象

Error对象包含了ADO数据操作时发生错误的详细描述,ADO的任何对象都可以产生一个或者多个数据提供者错误,当错误发生时,这些错误对象被添加到Connection 对象的Errors集合里。当另外一个ADO对象产生一个错误时,Errors集合里的Error对象被清除,新的Error对象将被添加到Errors集合里。

借助于Errosr对象的集合、方法和属性,可以通过读取Number和Description属性,获得ADO错误号码和对错误的描述,通过读取Source属性得知错误发生的源。

Property对象

Property对象代表了一个由提供者定义的ADO对象的动态特征。ADO对象有两种类型的Property对象:内置的和动态的。内置的Property对象是指那些在ADO里实现的在对象创建时立即可见的属性,可以通过域作用符直接操作这些属性。动态的Property对象是指由数据提供者定义的底层的属性,这些属性出现在ADO对象的Properties集合里,例如,如果一个Recordset 对象支持事务和更新,这些属性将作为Property对象出现在Recordset对象的Properties集合里。动态属性必须通过集合进行引用,比如使用下面的语法:

MyObject.Properties(0)

或者

MyObject.Properties("Name")

不能删除任何类型的属性对象。借助于Property对象的集合、方法和属性,可以通过读取Name属性获得属性的名称,通过读取Type属性获取属性的数据类型,通过读取Value属性获取属性的值。

3.ADO编程

通常情况下,一个基于ADO的数据库应用使用如下过程操作数据源里的数据:

(1) 创建一个Connection对象。定义用于连接的字符串信息,包括数据源名称、用户ID、口令、连接超时、缺省数据库以及光标的位置。一个Connection 对象代表了同数据源的一次会话。可以通过Connection 对象控制事务,即执行BeginTrans、CommitTrans和RollbackTrans方法。

(2) 打开数据源,建立同数据源的连接。

(3) 执行一个SQL命令。一旦连接成功,就可以运行查询了。可以以异步方式运行查询,也可以异步地处理查询结果,ADO会通知提供者后台提供数据。这样可以让应用程序继续处理其它事情而不必等待。

(4) 使用结果集。完成了查询以后,结果集就可以被应用程序使用了。在不同的光标类型下,可以在客户端或者服务器端浏览和修改行数据。

(5) 终止连接。当完成了所有数据操作后,可以销毁这个同数据源的连接。

首先说句题外话,关于ADO各个对象的使用,可查看《ADL帮助文档》,如下是文档下载链接:http://download.csdn.net/detail/mingojiang/5017094

3.1准备工作

引入ADO库

ADO是以DLL封装的,要使用ADO,首先得引入其DLL库,引入ADO类型库的方法有多种,在此我们就介绍一种----通过预处理指令#import引入。一般情况下,在windows操作系统的Program Files\Common Files\System\ado目录下都有一个msado*.dll文件,根据windows版本不同,该文件可以是msado1.dll、msado15.dll、msado2.dll,对于此文件,版本不一样,可能导致一些冲突,如:系统自带的msado*.dll可能与程序编译所用的版本不一样,可能会导致一些异常,那么对于这种情况,我个人一般的做法是,在软件目录下面带上msado*.dll文件,这样就排除了对软件运行环境的依赖。

Ado类型库引入后,程序在编译过程中,VC++会读出msado*.dll中的类型库信息,自动产生两个该类型库的头文件和实现文件msado15.tlh和msado15.tli(在您的Debug或Release目录下)。在这两个文件里定义了ADO的所有对象和方法,以及一些枚举型的常量等。以下是引入方法:

//收下引入命令会导致4146警告,通过些命令去除

#pragma warning(disable:4146)

//引号里面的路径,可绝对的,可相对的

#import"..\CommFile\Lib\msado15.dll" named_guids \

//重命名EOF与BOF以免与其他命名空间冲突

rename("EOF","adoEOF"),rename("BOF","adoBOF")

#pragma warning(default:4146)

using namespace ADODB;

初始化COM

ADO是COM组件,使用任何COM组件的时候,都要先初始化COM,其实就是在使用COM组件前调用一个API----CoInitialize(),在使用ADO对象之前调用即可,以下为代码:

HRESULT hr =CoInitialize(NULL);

ASSERT(SUCCEEDED(hr));//返回值可判断初始化COM是否成功,请用SUCCEEDED来判断

一般情况下,使用完COM之后,调用反初始化COM函数----CoUninitialize()。一般会在数据库访问封装类的析构函数中调用。

3.2连接数据库

通过创建连接对象连接数据库,首先创建一个指向Connection的指针_ConnectionPtr,以下是创建连接的源码:

_ConnectionPtr  m_pConn;

HRESULT hr =CoInitialize(NULL);

ASSERT(SUCCEEDED(hr));

if (NULL ==m_pConn) {
    try
    {
        //Connecting
        if ( !FAILED(m_pConn.CreateInstance(_uuidof(Connection)))){ //设置连接超时时间
            m_pConn->CommandTimeout= 30;                  //设置连接超时值,单位为秒

        if (!FAILED(m_pConn->Open((_bstr_t)(m_szConnStr), "", "",adModeUnknown)))
            returntrue;
        }

    }
    catch(_com_error e){
        char szLog[MAX_BUFF];memset(szLog, 0, MAX_BUFF);
        sprintf(szLog, "连接数据库错误:%s\n",(char *)(e.Description()));
    }
    return false;
}

Open方法中, 第一个参数就是连接串,这个连接串如何获得?VC++6.0中有工具,不过太过麻烦,而且获得的串还得复制,不方便,下面介绍一种方便实用获得连接串的方法。

获得连接串

创建一个记事本文件,把文件名(包括扩展名)改成“Test.udl”,双击打开,如下图:

第一个红色框里有三个记录,针对ACCESS数据库可选前三项中的一项。Oracle数据库选第二个框,第三个框是对MS Sql数据库的。自己所连的数据库是什么类型,自己选择,然后点下一步,如图:

第一个框输入数据库所在服务器的IP,或者计算机名,或者域名之类,第二个框输入登录数据库的用户名与密码,勾上第三个框中的复选框,这时,如果你上面几项的资料都没错的话,第四个框中会出现你所连接的数据库中的所有的库名,然后你选一个你所要连接的库,点击第五个框中的“测试连接”按钮,如果弹出连接成功之类的提示,那么恭喜,成功了,点“确定”按钮关闭窗口,再以记事本方式打开此文件,你就会看到你所需的连接串了,效果图如下:

红色框中的串就是连接串,把这一串数据复制下来,赋给Open方法中的第一个参数,就OK了,但是这是不是还是有点麻烦呀,要复制来复制去的,这还有更便捷的方法,以上方法不变,只是使用连接串的方法做些改进,只要把“Test.udl”文件的路径赋给Open方法的第一个参数即可,如下:

char szUdlPath[] ={".\\Test.udl"};//可相对路径,亦可绝对路径
sprintf(m_szConnStr,"File Name=%s", szUdlPath);//前面是固定格式

按这种方法,发行软件的时候,只要相应目录下,放一个“Test.udl”文件即可,数据库的连接可自由配制,是不是相当便捷实用呀。

3.3获得记录集

与Connection对象一样,首先是创建一个RecordSet对象指针,再创建对象

try
{
    if (!FAILED(m_pRecord.CreateInstance(__uuidof(Recordset))))
    {
        HRESULT hr = 0;
        //当连接断开,或者连接对象没有连接的情况下,通过连接串获得记录集
        if (NULL == m_pConn || adStateClosed == m_pConn->State)
            hr = m_pRecord->Open((_bstr_t)szSQL, _variant_t(m_szConnStr), adOpenKeyset, adLockOptimistic, adCmdText);
        else//连接对象处理正常连接状态下,直接使用
            hr = m_pRecord->Open((_bstr_t)szSQL, m_pConn.GetInterfacePtr(), adOpenKeyset,adLockOptimistic, adCmdText);
        if (SUCCEEDED(hr))
            bResult = true;
    }
}
catch (_com_errore)
{
    char szLog[MAX_BUFF]; memset(szLog, 0, MAX_BUFF);
    sprintf(szLog, "执行SQL查询命令错误:%s[%s]", (char*)(e.Description()), szSQL);
}

以上代码中的szSQL是select串,就是查询语句,if与else中m_pRecord有两种Open方式,第一种是连接对象断开,或者没连接状态下,通过连接串获得记录集,第二种连接正常情况下,那么无需再连接,直接通过连接对象获得连接信息。至此,记住集已成功获得,下面是怎么提取数据的问题了。


while (!IsRecordEOF())
{//判断是否到了记录结尾

    UINT nCarID = 0;

    char sCarMark[MAX_BUFF]; memset(sCarMark, 0, MAX_BUFF);

    CollectMsg("CARID", nCarID);//第一个参数,传列名

    CollectMsg("Car_Mark", sCarMark, MAX_BUFF);

    RecordMoveNext();//移动到下一个记录

}

CloseRecord();//关闭记录集

以下代码是以上代码的函数实现:

Bool  IsRecordEOF()

{

    bool bResult = true;

    if (NULL != m_pRecord)
    {

        if (!m_pRecord->adoEOF)

            bResult = false;

    }

    return bResult;

}

Bool CollectMsg(const char* szColumnName, int&iTemp )

{

    bool bResult = false;

    if (adStateClosed != m_pRecord->State)
    {

        try
        {

            _variant_t Column(szColumnName);

            _variant_t RusultGet = m_pRecord->Fields->GetItem(Column)->Value;

            iTemp = RusultGet.intVal;

            bResult = true;

        }

        catch (_com_error e)
        {

            charszLog[MAX_BUFF]; memset(szLog, 0, MAX_BUFF);

            sprintf(szLog, "%s", (char*)(e.Description()));

            m_WriteLog.WriteLog(szLog, strlen(szLog), LOG_ERR);

        }

    }

    return bResult;

}

Bool CollectMsg(const char* szColumnName, char* szBuff, int nBuffSize)

{

    bool bResult = false;

    if (adStateClosed != m_pRecord->State)
    {

        try
        {

            _variant_t Column(szColumnName);

            _variant_t RusultGet = m_pRecord->Fields->GetItem(Column)->Value;

            WideCharToMultiByte(CP_ACP, 0, RusultGet.bstrVal, -1, szBuff, nBuffSize,

            NULL, NULL);

            bResult = true;

        }

        catch (_com_error e)
        {

            charszLog[MAX_BUFF]; memset(szLog, 0, MAX_BUFF);

            sprintf(szLog, "%s", (char*)(e.Description()));

            m_WriteLog.WriteLog(szLog, strlen(szLog), LOG_ERR);

        }

    }

    return bResult;

}

Bool RecordMoveNext()

{

    bool bResult = false;

    if (NULL != m_pRecord)
    {

        if (!m_pRecord->adoEOF)
        {

            try
            {

                m_pRecord->MoveNext();

                bResult = true;

            }

            catch (_com_error e)
            {

                charszLog[MAX_BUFF]; memset(szLog, 0, MAX_BUFF);

                sprintf(szLog, "RecordMoveNext错误:%s\n", (char*)(e.Description()));

                m_WriteLog.WriteLog(szLog, strlen(szLog), LOG_ERR);

            }

        }

    }

    return bResult;

}

Void CloseRecord(void)
{

    try
    {

        if (NULL != m_pRecord)
        {

            m_pRecord->Close();

            m_pRecord = NULL;

        }

    }

    catch (_com_error e)
    {

        char szLog[MAX_BUFF]; memset(szLog, 0, MAX_BUFF);

        sprintf(szLog, "关闭数据记录集错误:%s\n", (char*)(e.Description()));

        m_WriteLog.WriteLog(szLog, strlen(szLog), LOG_ERR);

    }

} 

3.4执行SQL命令

可通过Command对象来执行命令,也可以直接通过Connection对象来执行,以下介绍通过Connection对象来执行命令,命令可以是Updata命令,Insert命令等,以下是代码:

//第一个参数是要执行的命令,第二个参数用来返回影响的行数

Bool ExecuteSQL(const char* szSQLStr, long&nRefreshNum)
{

    bool bResult = false;

    if (strlen(szSQLStr) > 0)
    {

        if (NULL == m_pConn || adStateClosed == m_pConn->State)

            ConnDB();

        try

        {

            _variant_tRefreshNum;

            m_pConn->Execute(_bstr_t(szSQLStr), &RefreshNum, adCmdText);

            bResult = true;

            nRefreshNum = RefreshNum.lVal;

        }

        catch (_com_error e)

        {

            nRefreshNum = 0;

            charszLog[MAX_BUFF]; memset(szLog, 0, MAX_BUFF);

            sprintf(szLog, "执行SQL命令错误:%s[%s]", (char*)(e.Description()), szSQLStr);

            m_WriteLog.WriteLog(szLog, strlen(szLog), LOG_ERR);

        }

    }

    return bResult;

}

3.5关闭连接、记录集

连接对象与记录集使用完之后,要关闭:

if (NULL !=m_pConn)
    m_pConn->Close();
if (NULL !=m_pRecord){
    m_pRecord->Close();

原文地址:ADO编程详解(C++)_LearnLHC的博客-CSDN博客

友情链接

Copyright @2021-2024 关于